核心提示:近日,“多地明確女職工可休痛經假”的話題再上熱搜。痛經假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由原衛生部、全國總工會等5部門聯合頒布的《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中明確:患有重度痛經及月經過多的女職工,經醫療或婦幼保健機構確診后,月經期間可適當給予1至2日的休假。
近日,“多地明確女職工可休痛經假”的話題再上熱搜。
痛經假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由原衛生部、全國總工會等5部門聯合頒布的《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中明確:患有重度痛經及月經過多的女職工,經醫療或婦幼保健機構確診后,月經期間可適當給予1至2日的休假。
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浙江、云南等20個省、市,在地方性規定中明確女性勞動者可以休痛經假,休息時間普遍在1~2天,最長為3天。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痛經假想要“無痛”落地,仍面臨一些痛點。
痛經并非小事
“中藥喝過,西醫也檢查過,但始終沒法根治,生理期第一天痛經會比較明顯。”張小雅就職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口腔醫院,一年大概有三四次,她的痛經癥狀格外嚴重,“疼得渾身冒汗,幾乎站不住,不得不一天吃幾次止疼藥”。
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盧霞解釋說,痛經是女性在經期或經期前后出現的下腹部疼痛、墜脹,并伴隨腰酸或其他不適癥狀。一般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多見于青春期女性,主要與經期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過高有關;而繼發性痛經多見于育齡期女性,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
“有了規定撐腰,請假時也能更加理直氣壯。”張小雅對痛經假充滿期待。
“無論是從醫學,還是人文關懷角度,設立痛經假都很有必要。”盧霞表示,痛經并非小事,對于原發性痛經嚴重或繼發性痛經急性期的女性來說,痛經帶來的疼痛往往會達到“無法正常工作”的水平,強制工作可能會加重不適,甚至引發暈厥等風險。
記者梳理發現,對于痛經假的適用工種和證明材料,各地政策并不相同。
大部分省、市的痛經假適用于所有工種的女性,其中,上海、江西明確痛經假適用于從事高空、低溫、冷水、野外流動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作業的女性,廣東、福建規定痛經假適用于從事連續4個小時以上站立勞動的女性,湖南明確痛經假適用于連續2個小時以上站立勞動的女性。多數省份需要女職工提供醫療機構證明,證明“重度痛經”或“月經過量”。
“對于因痛經來開病假條的患者,我們會根據她們的癥狀進行醫學評估,結合患者描述,并參考其既往工作性質,判斷患者是否需要停止工作。”盧霞說。
“小眾假”落地難在哪
“先忍著疼痛跑去醫院開證明,然后再去公司請假,一通折騰才能回家休息,還是吃止痛藥省事。”在安徽一家公司上班的劉麗麗坦言,除了“覺得麻煩”,也擔心被同事吐槽“矯情”“嬌氣”。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女職工明明遭受痛經“折磨”,卻不敢請假,更多是擔心請這個“小眾假”會帶來“副作用”:“可能拿不到全勤獎,影響收入,還不如不請”“擔心給同事和領導留下偷懶的印象,影響未來職業發展”……
對于痛經假,企業也有自己的難處。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春中春服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300多名職工正在趕制一批訂單。“我們車間幾乎都是女職工,一次一兩個人請假還可以,如果人數太多,很可能影響正常生產。”該企業負責人李燕表示,在女職工占比較大的中小企業,這是管理者的普遍擔憂。
采訪中,一些企業還擔心痛經假被“濫用”,如果職工“鉆空子”請假,會損害企業利益;還有的企業覺得在OA系統增加痛經假審批流程,可能增加管理成本。
記者注意到,對于痛經假是否帶薪,各地政策并不統一,這也增加了觸發勞動糾紛的可能。
此前,在北京職工馮某與企業的勞動爭議案件中,雙方爭議點之一就是勞動者請痛經假當天的工資被克扣。最終,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根據《北京市實施<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若干規定》中第九條第二款,“女職工患痛經,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生產的,經醫務部門證明,可以在經期休息一天,算作勞動時間”的規定,判決公司支付勞動者痛經假當天的足額工資。
新疆財經大學法學院民商法系主任、副教授阿梅娜·阿布力米提表示,目前各地對于痛經假的規定多是地方性法規,多屬于倡導性條款,法律位階低,缺乏強制力。現實中,痛經假也可能因為難證明、職場性別歧視、企業規避等原因,讓女職工“有假難休”。
保障女職工健康權益
如何讓痛經假“無痛”落地?
“痛經假是對女性勞動者的特殊保護,除了在立法層面加強法律約束力,也要在開具醫療證明和請假審批的流程簡化方面進行嘗試。”在山東奮飛律師事務所律師謝金東看來,痛經假想在更大范圍內落地,仍需要在現實層面進行探索,進一步增強女職工請假的安全感。
改變已經在一些企業發生。2024年,河北一家金屬制品公司將痛經假納入年度福利,明確“女職工在生理期可以申請1次1天帶薪休假”,并簡化請假流程,明確“原則上需提前1天向部門負責人申請,如特殊情況,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可當天申請”。
“落實痛經假也需要考慮企業的用工成本。”阿梅娜·阿布力米提建議,對落實痛經假的企業在政策支持方面予以傾斜,比如,通過財稅優惠分擔企業帶薪落實痛經假的壓力,或按女職工比例給予一定社保補貼,也可以考慮對將痛經假納入職工健康管理模塊的企業進行表彰。她還建議,從社會層面打破“月經羞恥”。
在上海蘭迪(烏魯木齊)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慧霞看來,痛經假落地的挑戰在于如何平衡女職工健康權益與企業的實際管理需求,并有效防止因此加劇職場性別歧視。“制度設計的合理性、執行的靈活性、監管的有效性以及職場文化的包容性,當這些方面協同推進,痛經假才能真正成為惠及女職工、促進職場公平的有力保障,而非引發爭議或阻礙女性職業發展的負擔。”
“痛經假應該成為女性職業路上的‘溫柔支撐’,它既是對女性生理需求的尊重,也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王慧霞說。
來 源丨工人日報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zmyunz@126.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